耶穌時的聖殿

耶穌時的聖殿(又名希律的聖殿)

在羅馬帝國統治下,分封王希律以宗教為籠絡人心的政治工具,用四十六年的時間,重建更為壯麗的聖殿,並且增加了外邦人院。希律事實上是以東血統,並不是猶太人;不過,他秉承羅馬的政策,也十分尊重猶太教,凡進入聖殿外院的外邦人,可以被治死。羅馬雄鷹的旗幟,飄揚在聖殿上的安東尼堡壘,也不許進入聖殿區域。這樣,猶太地雖然被異邦統治,卻保存了宗教上的面子。至於聖殿中的大祭司,卻是希律隨意任免的夾袋人物,並不是出於神所揀選膏立,常是經過賄買而掌權;聖殿庫中的財物,自然不免移為政治用途,當權的宗教人,斂財營利自然不在話下。他們爭權奪利,把聖殿轉包給各種商人,把萬民禱告的殿變成了吵鬧不停官商勾結的賊窩,要耶穌親自潔淨(可十一15-18)。但希律的聖殿仍然繼續存在到主後七十年,羅馬軍重新征服了背叛的猶太人,不僅削平“賊窩”,“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”(太廿四2),而且毀壞了那凶手之城,流血之邑,猶太子民再次被分散。